八个实验室规模的湿地使用当地材料,包括当地收获的植物物种和湿地基质,并在北部夏季条件下运行了14周。人工湿地的停留时间为3 d,并连续注入含Cd、Cu、Fe、Se和Zn的合成废水,其浓度为矿山关闭时预测的浓度。两个湿地,每个有一个北方植物物种,作为对照,用自来水喂养,另外两个湿地除了用合成废水外,还用甲醇喂养。比较了不同湿地对金属的去除效果。
运行14周后,对湿地基质和植物生物量进行Cu和Se含量分析,探讨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金属分配规律。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过程和金属沉淀被认为是人工湿地金属固存的主要机制。金属在植物中的生物积累是另一种金属去除途径,然而,由于野生动物觅食污染物的风险,关闭矿山不希望在地上生物量中吸收金属。
这些实验室规模的人工湿地的去除效率和金属分配为研究北方环境中人工湿地的功效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其结果可在最后报告中找到。